「好和弦」宣布停止更新節目,知識創作者還適合經營YouTube嗎?
這幾天最震撼的消息,莫過於NiceChord好和弦宣布要停止更新了

這幾天最震撼的消息,莫過於NiceChord好和弦宣布要停止更新了
一個經營7年,擁有48萬訂閱的頻道居然要停止更新,這聽起來很驚人
但是身為一個同樣經營知識型頻道的人來說,這並不意外,只是真的沒想到來得那麼快
以下就這次事件分享一些對YouTube的觀察
1.社群崩解
說真的,好和弦的官大為是非常非常,非常認真投入在YouTube的人,早在2014年,根本還沒有YouTuber這個概念時,他就已經在拍YouTube影片了。
早期的YouTuber社群非常的活絡,官方有為YouTuber開立專屬社群,在上頭可以跟其他YouTuber互動,討論拍片、器材,合作等等
官方也會舉辦很多社群活動,像是每年一度的YouTuber創作者大會
某次活動中,官大為還請他老婆檸檬捲上台參加活動,可以再再地感受到,好和弦非常積極地投入社群
但這一兩年,或許是因為COVID-19疫情因素,或者是因為官方政策,社群活動幾乎是停擺
加上各大頻道逐漸公司化,從前那種YouTuber與YouTuber間的單純互動感也逐漸淡化
最早時期,YouTuber絕對都是好來好去的,但現在,更多的是戰來戰去…
2.YouTube電視化,娛樂當道
早期的YouTube,知識型影片也是可以獲得大量觀看,你看好和弦早期的影片,幾乎一發布就可以破10萬
早期的阿滴英文、冏星人說書也是一樣
但是近期各式娛樂頻道,甚至是各大新聞台都加入以後,你可以明顯感受到這些知識型影片是完全沒有競爭力的
我說的沒有競爭力,不是說這些知識性影片拍得不好,而是在現在的YouTube環境和使用者場景下,不那麼的討喜
你仔細想一下,你什麼時候會打開YouTube? 你打開YouTube的時候會想看什麼?
我想大部分的人都是忙碌了一整天回到家,坐在沙發上休息,或是吃飯的時候打開來配飯的,或是無聊想耍廢的時候,打開來滑一滑
只有極少數的人打開YouTube是想說:「哦~ 我要來認真學習~」
想要在YouTube上成功(獲得流量),就一定得向娛樂靠攏
即便是知識型頻道,也要把娛樂的比例拉高
其實傳統電視上的知識頻道就是一個指標,你去看看Discovery、國家地理頻的節目是怎麼做的
仔細去拆解,就會發現裏頭的實質知識含量非常低,可能比一篇維基百科的內容都還少,重點還是畫面跟劇情
例如介紹非洲獅子影片,可能會說:「成年的公獅會去….」接著帶很多畫面,再來說;「這時候,獵物出現了….」然後又帶一大堆畫面,然後進個廣告,最後什麼也沒學到,節目就結束了
但這又何妨?沒有人打開Discovery是想說:「哦~ 我要來認真學習科學知識」的,大部分就是培養個興趣、發現新奇事物罷了
回到YouTube上,當YouTube的整體環境已經逐漸向傳統電視靠攏,知識型頻道勢必要做出些許的娛樂化
如果真的要成功,每支影片在製作時都該問自己一個問題;「如果觀眾想在沙發上耍廢看片,他能夠把我的這部片看完嗎?」
3.知識創作者何去何從?
好和弦的停更,對我來說是知識創作者的大夢初醒,知識創作者的大夢,就是認為「只要把自己的知識免費提供給大家,大家就會喜歡我,我就會成功」
我不知道這個理念行不行得通,但你看看好和弦,就知道這個模式在YouTube上應該是不太可行了
(而且官大為是正統音樂科班出生的耶,這種等級的音樂知識放上去都被市場毒打,你就會知道在YT上要成功絕對不是靠這些硬知識)
我個人認為,YT上的知識、高含金量的內容會越來越少,知識創作者會逐漸往其他平台靠攏,甚至走向付費平台
我自己就清楚地感受到,我在IG上的成效比YT還好,同樣的內容放在IG和YouTube,IG上的觀眾更願意換心力去學習一些比較深入的知識
我想這是場域使然,用個極端一點的例子來舉例:
一位大學教授在課堂中講解微積分公式,跟一位教授在「夜店」中講解微積分公式,就算講的內容都一樣,你一定知道,學習效果絕對不一樣
知識性的東西終將靠向知識平台,而知識創作者在娛樂平台上該做的,是讓大眾對知識產生興趣,而不是傳遞硬派、系統化的知識
4.能帶來價值的知識,必定是有價的
老實講,我完全不相信什麼「知識的傳遞是無價的」這種鬼話。
能帶來價值的知識,必定是有價的,只是所謂的「有價」,不一定是用金錢計算,還有時間和精力
仔細想想,好和弦的頻道都不開廣告,免費產出那麼多影片,他追求的是什麼?假設不缺錢,那他追求的可能是名聲、可能是成就感,可能是自我實現。
但是YouTube這個環境,甚至說,我們這些觀眾,有成功給他想要的東西嗎?
很明顯是沒有的,或者是有,但是不夠
身為知識創作者,不應該只是抱怨大家都不珍惜知識,而是該去想想,如何讓知識去到能夠發揮價值的場域
舉個例子,你看HaHow上那麼多的線上課程,假設這些課程影片全部免費放到YouTube上,你覺得會對大眾更有幫助嗎?
我不覺得,因為觸及的人雖然變多了,但大家的學習意願卻變低了
而且對大多數人來說,免費的東西就是不會珍惜,不會花心力去學
(更別說像我這種花一堆錢買課都沒有心力去上的人了)
但是談到收費,對知識創作者來說就是一個門檻
免費可以做一些自爽的東西,但是收費的就不一樣,你去了解觀眾、客戶、市場的需求到底是什麼,你要對市場有基本的認知
總結
拉哩拉雜講了一堆,就是紀錄一下自己目前的想法,沒有對錯,就是一個思考的過程,如果你也是知識型的創作者,希望能對你有一些啟發,引起你的一些想法~
我個人認為,一個好的理念、想法、理想,終究要想辦法用商業模式去撐起來,因為有錢進來流動,把飛輪轉起來,才能讓他持續下去,吸引更多人加入,只靠一個人的熱血和熱情蠻幹,終究是撐不下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