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慣致富實踐版》讀書心得:除了富習慣,還要有富思維

這次要來分享的是《習慣致富實踐版》的讀書心得,之前會買這本書也是因為網路上有很多KOL推薦,加上我也有買《習慣致富》,所以就買來讀一讀。

《習慣致富實踐版》讀書心得:除了富習慣,還要有富思維
習慣致富 人生實踐版 讀書心得

這次要來分享的是《習慣致富實踐版》的讀書心得,之前會買這本書也是因為網路上有很多KOL推薦,加上我也有買《習慣致富》,所以就買來讀一讀。

讀完以後我的感想是,如果要用一句話概括,那大概就是「節儉致富」

養成不亂花錢的富習慣,省吃儉用你就可以致富。

當然,這是書裡面的主要論調,也是大部分人可以做到的部分。但是我再仔細研究一下書中的故事,就會發現致富並不是那麼簡單,還有一些需要掌握的東西。

1.這本書在講什麼?

這本書的編排很簡單,前半段是敘述兩位律師,一位叫Tom(湯姆),一位叫John(約翰),敘述兩人從訂婚、結婚、買房、育兒等各種重大花錢時刻時如何花錢。

Tom是個節儉懂得理財的人,而John則是個奢侈揮霍的人,在故事的最後,節儉的Tom在五十多歲的時候已經擁有6棟收租的房子,而奢侈的John在五十多歲的時候中風喪失工作能力,得賣掉自己僅存的一棟房子來度過晚年。

這樣的結局差距很大吧,兩人同樣是律師,至於他們是怎麼樣發展成這樣大的結局,就有待你自己去讀書發掘囉👉到博客來看書本介紹


2.除了富習慣,房子是關鍵

我仔細研究一下,書中Tom和John財富拉開差距的最大關鍵就是第一棟房子。

在購買第一棟房子時,Tom買了比較有增值空間的房子,因此在五年後賣出時賺到了45000美金,而John在買第一棟房子時,因為手頭資金比較少(在訂婚、結婚時花太多錢),只能買一棟增值空間有限的房子,在五年後賣出時只賺了7500美金。

在這第一棟房子的買賣,兩人一來一往就差了37500美金

而在買第二棟房子時,Tom因為手頭上有比較多的資金,可以背比較少的房貸,付少一點的利息。然後Tom維持儉僕的作風,不做高額裝潢。

而John因為手頭資金少,要付比較多的房貸,而且John維持奢華作風,花了大筆金錢在裝潢上面,把自己的房子改建成豪宅,結果當John中風要賣房度過晚年的時候,因為他的豪宅在市場上不好賣,最後只能降價求售,根本沒多賺到什麼錢,真的很慘。


你的房子是資產還是負債?

我覺得這邊的關鍵在Tom在買房子的時候是把買房子當作是資產、當作投資,他有仔細去思考房子會不會漲?會漲多少?市場需求如何?要賣掉的時候好不好賣?

而John很明顯的就是把買房子當作是一項消費,他不會去思考「房子有可能需要賣掉」這種狀況,所以他花了很多錢在裝潢上,而這些裝潢的錢是收不回來的,更糟糕的是,他還把自己的房子搞改得很難賣。

有點像是屁孩花了大筆錢去改車,結果根本沒有什麼二手價值,錢都丟到水裡了。

對於一般受薪階級來說,房子可以說是一生中花最多錢購買的物品,但網路上很常有一種論調就是「自住沒差」,管他房子會漲會跌,便宜還是太貴,只要是買來自己住的,住的爽就沒差

看完書本裡頭的Tom和John的故事,就可以發現完全不是這麽一回事

我深刻地感受到:

「不管你是不是自住,買房就是投入房地產市場」

有市場,就有漲跌,也就要考慮投資報酬率

房地產也是一個市場,你不能因為覺得是「自住」,就忽略這個市場的存在。

你買個幾萬塊買股票,一定會希望去買到一些會漲、投資報酬率會好的股票。

所以當你花個幾百萬上千萬賣房子的時候,當然也要去注意這個房子投資報酬率如何,能帶來多少資本利得和收益。

買房等於是決定了你未來手上幾百萬、甚至上千萬金錢的動向,不可不慎。

其實本書作者的上一本著作⟪習慣致富⟫也有提到一樣的概念,作者自己本身致富的一大關鍵就是靠投資房地產,只不過作者是在澳洲,其房地產的狀況不一定可以百分之百套用在台灣上面,


總結:

看完書以後再反覆思考,我會覺得節儉的好習慣只是致富的基本盤,書中故事真正致富的關鍵,還是在於能不能夠漂亮的使用槓桿,Tom買的第一棟房子真的太棒了,也因為他漂亮的使用槓桿,使他之前節儉省下的錢可以放大。

想要致富,真的不能只靠好習慣,還是要多學點財商的知識才行!🌟如果喜歡我的文章,記得點擊下方的”Like”支持我,我可以透過”Like”得到實質的回饋,繼續產出更多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