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托邦吉他大賽,比賽準備日誌
最近又到了烏托邦吉他大賽的時候啦!

最近又到了烏托邦吉他大賽的時候啦!
其實早在上一屆的吉他烏托邦大賽(2018年)時,我就有想要參賽的念頭了,但礙於上次的準備時間不夠,加上沒有良好的心理建設,就這樣做罷了。
上一次烏托邦大賽時我已經開始經營我的吉他頻道了,但是那個時候我心中總會有一個心魔,覺得說我有自己的吉他頻道,跑去參賽如果沒有入圍決賽不是很丟臉嗎?
但這次我換了一個想法,我想對大多數參賽的人來說,入圍決賽的人始終是少數,有更多的人都是認真準備但沒有入圍的。
所以我就想說我可以做一件事,那就是紀錄我這次參加比賽的過程,從最一開始的選曲、研究比賽規則、還有中間的練習狀況通通都把它紀錄下來,不管最後結果如何,我想這段歷程都可以幫助到往後想要參加比賽的人,這件事可能會比入圍或是得名更有意義。
所以,就一起來看看我這次準備比賽的過程吧!
2020/9/18 決定參賽
這天我在Facebook上研究了一下烏托邦比賽,以及歷屆得名的狀況,覺得今年確實是可以來嘗試一下,順便逼自己好好練一些Fignerstyle的曲子。
慢歌的部分我選擇了張仲麟的⟪春氛⟫,原因很簡單,因為我之前就有稍微練過這首,再把它拿出來練可以節省許多時間
快歌的部分我選擇了Don Ross的⟪First Ride⟫,選擇的原因是因為這首算快,但是沒有太多的敲擊技巧,再來是Candyrat的網站上有正版譜可以下載,所以可以確定練的東西是對的
9/18當天我也拍了一部影片紀錄自己練習的狀況:
2020/9/20購買拍攝初賽影片用的器材
雖然比賽簡章中有說到,影片的音質不影響到評分,但是我的吉他頻道是本來就有很多人在看的,如果音質弄的不好,觀眾可能會覺得很瞎。
再來是我覺得音質這種東西就像一個人的儀容外表一樣,我們認識一個人的第一印象一定是先看到外表,再去了解這個人的內涵。
拍這種彈奏影片,彈的好是一回事,錄的好又是另一外回事。在這個網路世代,很多人都是透過影片去認識你的彈奏狀況,所以我覺得把聲音錄好,是很基本基本,一定要做好的東西。
所以這週我又添購了一支新的電容式麥克風,blue spark SL。
2020/9/22練習紀錄
春氛:
節拍器65bpm x 3 次 無節拍器 X 4次
累計練習次數:56次
First ride:
三連音基本功 100bpm~ 120 bpm X 3 min
2020/9/23練習紀錄
春氛:
節拍器70bpm x 4 次 無節拍器 X 4次
累計練習次數:64次
First ride:
三連音基本功 120 bpm X 3 min
2020/9/24練習紀錄
春氛:
節拍器65bpm x 4 次 無節拍器 X 4次
累計練習次數:72次
First ride:
三連音基本功 120 bpm X 3 min, 130 bpm X 3min
2020/9/26練習紀錄
春氛:
無節拍器 X 6次
累計練習次數:78次
2020/9/27練習紀錄
春氛:
無節拍器 X 4次 放慢練習調整音色X 5次
錄音紀錄:
錄音檢討:
1.有些封閉和弦沒按緊,會有雜音
2.第二次副歌高音部分節奏亂掉,記得再看譜確認一下正確的彈法
3.整體動態很差,沒有大小聲之分,應該要安排一下每個段落的情緒
4.旋律音和伴奏音分別不夠清楚,拇指有帶指套的狀況下拇指撥伴奏音時要更輕柔一點
5.確認一下指甲觸弦的聲音
6.顫音的部分可以做的緩慢一點,不要抖的太急促
累計練習次數:87次
First ride:
三連音基本功 130 bpm X 4min
2020/9/28練習紀錄
春氛:
無節拍器 X 4次
累計練習次數:91次
First ride:
三連音基本功 130 bpm X 4min
2020/9/29練習紀錄
春氛:
無節拍器 X 3次
累計練習次數:94次
First ride:
三連音基本功 130 bpm X 3min
2020/9/30練習紀錄
春氛:
無節拍器 X 10次
累計練習次數:104次
錄音紀錄:
2020/10/4練習紀錄
春氛:
無節拍器 X 6次
累計練習次數:110次
First ride:
三連音基本功 140 bpm X 3min
看譜練習20min
2020/10/5練習紀錄
春氛:
無節拍器 X 5次
累計練習次數:115次
First ride:
三連音基本功 140 bpm X 3min
A段練習3次
2020/10/6練習紀錄
春氛:
無節拍器 X 4次
累計練習次數:119次
First ride:
三連音基本功 140 bpm X 3min
A段練習1次
2020/10/13 小總結
上週末連假過得相當忙碌,都沒有時間來打紀錄,這邊稍微總結一下,春氛大概多練了40次,練習次數大概160次,但是我錄音檢視一下,發覺成果有限,錄音結果如下:
後來我去翻了一下Pierre Bensusan的吉他書,裡頭有一句話真的啟發到我,他說:「吉他是第二把樂器,演奏家本身是第一把樂器。
你要把旋律唱出來,讓你唱出來的旋律和吉他產生共鳴。
當我沒有在彈吉他的時候,我就是打節拍、哼旋律,我不是只有彈吉他的時候才在接觸音樂」
看完這段以後,我試著邊彈邊唱出春氛的主旋律,真的非常有用!
我發覺我的歌聲可以引導我的彈奏,畢竟唱歌是很容易就可以做出表情和動態的,我把我想做的表情唱出來,讓我的耳朵聽到,再用吉他彈出來,效果真的非常好。
10/11我到台北奇想找劉桓吟拍片,中間也偷學了幾招(誤,其實是買了新的拇指指套,還有試用了食指、中指、無名指專用的義指,還有聽劉桓吟現場彈吉他。說真的這個非常重要,因為我可以確認,到底怎樣算是合格的觸絃聲音。我平常是沒有在留指甲的,為了這次比賽,想說要留個指甲,但是觸弦的聲音一直搞不定,但是在我聽到正確的聲音以後,我就可以試著調整自己的觸弦了。弄了兩天以後狀況有開始好轉
10/13,我開始減少春氛的練習次數,把重心放在First ride和基本功上
以上就是目前練習的狀況,之後我也會繼續將練習的狀況紀錄在這篇文章中喔!
如果對於烏托邦吉他大賽有興趣的,可以觀看我寫的介紹文章,我會告訴你這個比賽的由來,以及整理出歷屆得名的參賽者。
覺得文章對你有幫助的話,記得點擊下面的拍手幫我鼓勵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