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控的個人品牌

網路上很容易自我膨脹

今天看到Wiwi的部落格講到很有意思的一句話:

擁有很多社群媒體追蹤者,並不表示你真的很會做披薩

然後反思現代人都很愛看網紅怎麼說,就算網紅給你一坨屎你也照吃,徹底放棄自己思辨的過程。


在網路上真的很容易過度膨脹


我自己早期在經營Wen吉他誌YouTube頻道的時候,就有這種感覺,在我達到一萬訂閱以後,我就開始有點自我膨脹了,覺得自己講得都是對的,然後無法接受別人的質疑和指教。

最誇張的是有一次我看到另外一個吉他的頻道提出吉他學習上不一樣的看法,我看了很不認同,就直接發文開戰。還有很多我看不慣的,我都直接開戰。

直到我算是退出YT以後,這樣的狀況才終於改善,而且我覺得這樣還比較舒服。

我不需要續想著說:「哦,我是有多少訂閱的頻道主...」,不用去刻意維持這樣的形象,好好衷於自己就好。


不要讓網路上的自己大過實體的自已


有了之前的經驗以後,我在處理醫師個人品牌的時候就謹慎非常多,我會盡量維持現實形象>網路形象的狀態。

因為醫師這項服務是講求實體互動的,我不希望病人在和我實體互動之前,有太過高的期待,也就是要做好期望管理。

所以我在品牌經營上就很簡單,部落格為主,社群媒體專頁就是有就好,不會刻意去追求寫什麼爆文。

這樣做以後反而很輕鬆,我也能好好把心力放在實體互動上,而不是把心力都投在華而不實的數位虛擬形象上。


回到最一開始的那句話,我就是把心力專注在做出好的披薩上,而不是把心力放在增加追蹤者上,這才是真正能讓披薩好吃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