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出租覆盤

感觸良多呀~

房子出租覆盤

整理好的新房子終於在這個星期順利租出去了,從6月底交屋到現在也是弄了兩個多月,想寫篇文章來反思一下這段過程:


反思一:要租給誰,一開始就要想好


這次的覆盤,我覺得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從最最一開始,就要設定好房子未來要出給誰,甚至是買房子之前就要先設定好。

其實我在最一開始的時候,連要不要出租都還搞不定主意,因為這牽扯到要不要使用新青安貸款、未來買賣能不能夠使用重購退稅等等。後來還是決定合法合規,就是光明正大的報稅出租,免得後續惹出更多麻煩浪費時間。

再來是租客的設定,我一開始也沒有太多的想法,要租給單身、情侶、還是小家庭,租給什麼職業,我真的都不太清楚,所以在家具的購置和裝飾上,很多就是憑感覺。

大概是把餐廳的設計給決定好以後,我才發現餐廳其實有很鮮明的鄉村風格,大概率是比較適合女性租客,但因為這時候再來更改配置已經為時以晚了,就只能順著這個邏輯繼續佈置下去,所以像是沙發的抱枕配置、主臥的梳妝台、廚房的Aesop洗手乳、裝飾畫挑選,都是預想租客是女性去鋪陳的。

當初餐廳設計的概念圖

後續在房子佈置完成要招租的時候,我也是找了女性的包租代管業務來處理帶看和後續與房客的溝通事宜。最後也真的是找到了女性的租客,完全應證了房子會自己找到適合人的這件事情。

從頭來看,如果一開始就決定要出租的話,其實真的就要先預想好要租給誰,然後其實在買房子的時候就該先選擇適合該租客的房型了。不然越後面才想要更動的話,付出的代價就會越來越大。

剛好最近聽到地產好學聲的Podcast談店面設計,真的是一開始的定位才是最重要的,風格佈置什麼的都是很後面的事了。


反思二:整體佈置風格要統一


第二個我重頭來過我想弄更好的,就是要讓整體空間風格更統一一點。

前面說到,鄉村風的餐廳是這間房子的核心,但是當我決定好餐廳設計以後,我沒有意識到「這很鄉村風」

然後在電視櫃的選擇上,我就依照自己的喜好去選,用Ikea的Besta系統弄出一個很現代簡潔風的電視櫃,結果跟旁邊的鄉村風餐廳根本搭不起來

很不鄉村風的電視櫃

我覺得很可惜的是,Besta系統電視櫃其實有超多客製化的選項,要弄出一個鄉村風的櫃子真的是輕而易舉。

最後我花了很大的心力去平衡餐廳和電視櫃之間的風格差異,把餐廳加上現代風的畫作,電視櫃上加上鄉村感的畫作和置物籃,才解決那種風格割裂的狀況。

把畫作和置物籃放上去才又拉回鄉村風

如果從頭來過,我會把這種可大幅度客製化、彈性大的家具留到後面再做決定,因為它可以隨意客製融入不同的風格,讓空間風格達到統一。

如果再來一次,我佈置的順序會改成:

不可訂製家具→可訂製家具→布料→裝飾品


反思三:不要一直看別人,多關注自己


再來我覺得自己在佈置完成等待出租的過程中,有一個不好的行為就是,很常去刷591租屋網看別人的房子,也就是競品到底長什麼樣子。

我覺得這個行為背後是有點焦慮不安,或者說有點沒自信。但其實真的這樣做一點幫助都沒有,我根本不曾因為看了什麼厲害的房源(事實上也沒有)而變更了自己的設計,房子能不能租出去,關鍵真的不是打敗別人,而是把房子設計好佈置好給你想要租的人,這才是根本中的根本。

等到實際租出去以後,我又覺得租屋市場真的是niche到不能再niche的市場,你的房子只要滿足一個人的需求就可以了,不用滿足一群人、一堆人,而且滿足以後這個房源就是直接消失一年,不是像飯店那樣,大家頂多住個兩三天,需要服務大量的人,所以要滿足大眾的需求。出租房一年滿足一組租客就可以了。


除了反思以外,整個房子出租以後也有一些心得,在這邊記錄一下:

心得一:包租代管會是趨勢


這次高雄的房子出租,我是委託大管家社宅包租代管業者,找的是蕉蕉(詹曼盈)小姐服務,整體來說我覺得蠻好的。

在找包租代管業者之前,也是聽說有些業者很雷,隨便找租客之類的事情,但這次經驗下來,高雄大管家還蠻OK的,我有去看他們Google評論,不管哪一個業務都有人五星好評,我認為這代表他們的成功不是來自個人,而是公司教育訓練和流程規劃做的好,這樣就很值得信任。

身為房東,我真的覺得找包租代管業者來處理租客的事情真的省掉很多時間心力,簽完委託以後,業務就是直接幫我PO廣告、帶看,然後會跟我回覆狀況,其實連租客也都會幫忙篩選,直接推薦我一個比較OK的租客。

然後我覺得代管業者的一個好處,是可以讓自己的房子接觸更多族群,前面講到,我佈置到中後期就知道房子大概適合年輕女性,但這就很尷尬,因為我是男房東,多少有點疑慮。還好有代管業者,房客的對口是代管業者,我的對口也是代管業者,可以做到大幅度的避嫌,反正就是有事都找代管業者就對了,由業者去當中間的橋梁,很像買賣房子時候,跟房仲去做溝通一樣。

再來是大家的對口都是代管業者的話,大家比較好就專業上去做判斷,畢竟代管業者在市場上看過那麼多的房源和租客,什麼樣的房子有怎樣的行情,可以找到怎樣的租客他們心底都有數,身為房東也比較不會抱有太多不切實際的想法,一切就是公事公辦

我想後續會有越來越多人房子出租就直接找包租代管,房東就只要負責買入資產、做市場定位、裝潢佈置,後續招租就由代管業者去負責就好了。


心得二:潛意識裡的設計


前面說過,這次的房子家具佈置,很大一部分都是憑感覺,所以我就想深入去探索,自己為什麼會喜歡這樣的風格擺設,那個「感覺」到底是哪裡來的。

我翻了一下過去我在台北租屋時的擺設,其實多少可以看到一些端倪,鄉村風是在我的租屋處很常出現的元素。

我想這跟我在大學時第一次和太太出國(當時還是情侶)到英國的經驗有關。那個時候有到劍橋去玩,小街上的店面總會有很漂亮的櫥窗,大概是那個櫥窗的印象,一直這樣影響著我。

我的第一次有意識的佈置,就是在莊敬路的租屋處,那個時候剛從英國旅遊回來,就對那種歐風念念不忘,我還記得我從莊敬路騎機車到新莊的Ikea,就只為了買一個床邊櫃,然後自己用機車載回來。

現在回頭來看,那個床邊櫃就是很經典的鄉村風,我很早就喜歡這個風格,只是不知道叫做「鄉村風」而已。

回到現在,這間新房子的餐廳在設計的時候,我試過很多種樣式,但是真的打中我,讓我覺得說:「對對! 就是它了」的設計版本,其實就是鄉村風的設計

溫莎餐椅、帶有修飾線條的餐桌、黑色拉鈕和線條面滿的餐邊櫃、輕盈的紗簾,完全就是過去那個床邊櫃風格的放大大版,原來那個時候的感動一直放在我心裡。


心得三:空間療癒了自己


回顧下來,在弄這間房子讓我最感動的,就是某一晚自己跑來睡一晚。

那天剛好是颱風準備要來,隔天很多縣市都宣布停班停課,我抓到一個晚上的空檔可以來新房子做最後的打掃和軟裝佈置,隔天一早再離開。

當我全部弄完洗好澡終於可以休息以後,我自己一個人在房子裡,突然有種幸福感跑出來,那是一種很震撼、溫柔的感覺,會覺得說:「天啊,這真的是可以住的地方嗎?也太美麗了吧!」

睡覺前,我坐在梳妝台前的藤編椅上,看著柔和的燈光打在Carrisa porter的那幅stay close上,我完全沉浸在那幅畫的氛圍當中。

我覺得自己很像穿越了時間,現在的我打造了一間溫暖的房子,療癒了過去在外打拼,因為經濟考量總是住在簡陋租屋處的自己。

過去的我終於找到了那間夢幻的租屋處,乾淨的衛浴和床組、舒適美麗的傢俱、柔和的燈光、悠揚的音樂、充滿鬆弛感的美食書籍和日雜,還有寬敞的陽台,一間不用再做任何更動和setting的房子,終於圓滿了。


以上就是整理這次房子出租的心得感想,真的是還蠻多感觸的,最後就附上這次佈置期間反覆聽的一首歌,做為總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