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整理好混亂的筆記軟體?使用這個方法只要60秒!

PARA筆記法,也就是將你的筆記分成「Project專案」、「Area領域」、「Resource資源」、「Archive檔案庫」 這四大類

如何整理好混亂的筆記軟體?使用這個方法只要60秒!
Photo by Aaron Burden / Unsplash

筆記軟體越用越久以後,筆記就會逐漸變得混亂,在《打造第二大腦》中,作者Tiago Forte提出的PARA筆記法,也就是將你的筆記分成「Project專案」、「Area領域」、「Resource資源」、「Archive檔案庫」 這四大類,以下分享詳細作法:

▌步驟 1 :把現有的所有筆記丟到「Archive檔案庫」中

第一步驟很簡單,就是新增一個名叫「Archive檔案庫」的資料夾,然後把你現存的所有檔案通通丟進去

還記得你剛開始使用全新筆記軟體的感覺嗎?

什麼東西都沒有,裡面完全空白,有無限可能等著你去創造

但是隨的時間過去,筆記軟體就越來越混亂,恨不得把所有筆記都刪了,但刪掉又覺得可惜

但其實你有另外一個更好的作法,就是把這些筆記通通收到一個資料夾裡面,然後重新開始

這樣你可以同時保有乾淨的頁面,又可以保存過去的筆記。


▌步驟 2:建立「Project專案」資料夾

第二個步驟就是盤點你手上有哪些正在執行的專案,然後放到「Project專案」資料夾當中,它會長的像這樣

.Project專案專案
..2024/03/20_一篇讀書心得
..2024/03/27_報告投影片
..2024/07_日本旅遊五天

很常見的錯誤就是把不是專案的東西當作是專案,例如說「旅遊」、「寫作」、「閱讀」,這些並沒有明確的時間和成果

要能夠作為專案,基本特性是:

  1. 有明確的起始、截止時間
  2. 有具體的產出物、交付物、成果

舉例來說:

  • 「旅遊」不能算一個專案,但「今年七月去日本旅遊五天」就是個專案
  • 「寫作」不能算一個專案,但「今天寫好一篇2000字的讀書心得」就是個專案
  • 「閱讀」不能算一個專案,但「這個月讀完四本書」就是個專案

至於到底要有多少個專案呢?Tiago Forte的建議是10~15個

正因為專案會有明確的產出物、明確的成果,所以你應該花最多心力在這個部分


▌步驟 3:建立「Area領域」、「Resource資源」資料夾

最後一步就是建立「Area領域」和「Resource資源」的資料夾,把一些不是跟專案相關,但是跟你長期發展有關的資料放進來

像前面提到的「旅遊」、「寫作」、「閱讀」等等,都可以各自開一個資料夾

至於這些資料夾又要如何整理呢?我個人的建議是不要花太多時間去整理,隨性就好,因為整理這些資料夾不會對你帶來太多的幫助

真正對你有幫助的還是你的產出和行動,也就是「專案」有沒有被執行

這就像廚師成功的關鍵終究是他能不能煮出好吃的料理,而非他多會管理食材庫房

以上就是簡單分享PARA筆記法的步驟,詳細操作可以看Taigo Forte在YouTube上分享的,用Apple Notes實作的成果,非常仔細唷!

https://www.youtube.com/watch?feature=shared&v=fioLhb1U4J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