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想停止使用社群媒體?

社群媒體,堪稱是數位毒品

之前寫的文有提到,我弄這個網站,一部分是想要拿來取代社群媒體,特別是在看到Wiwi的文章以後,更確定這個方向是正確的。

除此之外,這一兩年讀的很多書,像像是《拒看新聞的生活藝術》、《愈平靜愈有生產力》、《失控的焦慮世代》、《慢速工作力》、《深度數位大掃除》等等,都提到社群媒體的嚴重危害,以下簡短紀錄一些我想要離開社群媒體的原因 :


1.做孩子的榜樣


在《失控的焦慮世代》這本書當中,作者已經很明確的揭露各種社群媒體會危害青少年的證據,包括睡眠剝奪、注意力碎片化、成癮、社交障礙等等。

看完之後,我的第一個感想就是,這一定要從父母自身做起。如果爸媽自己本身就是手機成癮,一整天在滑社群軟體,你要怎麼教育孩子不能使用社群軟體呢?

身教絕對勝於言教!


2.社群媒體是時間黑洞,而且這是科技公司刻意為之的


你會不知不覺花很多時間滑社群媒體,這不是你的錯,這是科技公司刻意設計出來的。

在《深度數位大掃除》和《失控的焦慮世代》裡頭都有提到這個說法,其中我覺得最讓我不安的就是社群軟體是故意設計成容易上癮的。

其上癮機制就是類似吃角子老虎機,能夠刺激你多巴胺分泌的貼文並不會「一直出現」,而是會「不定期出現」,這個最先是在老鼠實驗中發現的,相比每次都會給予腦部刺激的壓桿,不定期給予刺激的壓桿更能夠讓小鼠上癮。

同樣的機制用到社群媒體上,就是可怕的往下滑功能,往下滑你就會看到下一篇貼文,但下一篇貼文的內容可能是你感興趣,或是你不感興趣的,你可以自己紀錄看看,最感興趣的內容是5分,最不感興趣的內容是0分,你連續記錄20篇貼文看看,就可以發現真的不是每一篇你都很感興趣。

也就是因為這個機制,讓你上癮般的往下滑,那幾乎變成一種反射動作,就是你大腦缺乏多巴胺的時候,就想往下滑來爽一下。

也因此,你總是會在社群媒體上花超過你原本預期的時間。


3.社群媒體讓你關注過多能力圈以外的事情,這會讓你感到無助


使用社群媒體的人應該都有這個經驗,每次遇到選舉的時候,無助感就會直線上飆升,因為社群媒體上充斥著很多你根本無能為力、無法改變的事情,也就是「能力圈」以外的事情。

能力圈最一開始是由巴菲特提出的,他在選股的時候,只買自己清楚熟悉的股票,不懂的產業他絕對不碰,因為這樣的策略,帶給他豐厚的投資報酬。

而能力圈也可以運用到生活和工作上,你清楚的、你能掌控的,就是在你的能力圈之內,當你把注意力放在能力圈之內,你對生活的掌控度就會越來越高,對生活的滿意度也會越來越高。

但相反的,如果你花時間在關注能力圈以外的事情,也就是那些你根本無法操控的事情,你就會變得越來越焦慮。

而社群媒體上就很多能力圈以外的事情,像是:

  • 某某政治人物又講了什麼不得體的話
  • 某某網紅做了什麼鳥事犯眾怒
  • 某某地方發生森林大火
  • 某某藝人掛了
  • 你討厭的某個人又出國去享受了
  • 某個平常其實沒在聯絡的朋友,遇到了什麼衰事

講真的,關注這些事情,「完全不會」讓你的生活、讓你的人生變得更美好、更幸福。

幸福的關鍵在你的能力圈之內,巴菲特很早就告訴我們了!


未完待續


以上就是先簡單列了三點我想停用社群媒體的原因,還有更多原因之後再繼續說明,包括:

  • 社群媒體會降低你的靈性
  • 社群媒體會讓你的注意力碎片化
  • 社群媒體讓你感到渺小
  • 社群媒體的流量紅利已經消失
  • 社群媒體讓你愛比較
  • 社群媒體讓你成為精準的廣告商投放標的
  • 把品牌建立在社群媒體上,就等於把房子蓋在流沙上

之後再慢慢分享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