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大腦傾向二元觀點,但這會限制思考
世界其實很複雜
最近又把書架上亞當格蘭特的《逆思維》 拿出來讀,裡面有一個章節談到如何和觀點不同的人促成有效的討論,還蠻有趣的。
接觸到訊息的差異,會影響討論的成敗
書中提到一個有趣的實驗,是由心理學家做的,邀請兩個人在閱讀有關美國槍枝議題的資訊後,要兩個持不同意見的人試圖擬訂出草案。
心理學家給受試者閱讀的資訊有兩種版本,A版本看完後,只有46%的配對受試者成功擬訂出草案,但是B版本看完後,100%的配對受試者都完成了草案。
兩者的結果有著非常巨大的差異,而其中的關鍵在於,A版本是採取二元的觀點,B版本則是呈現二元觀點中間許多存在灰色區域的部分,然後呈現更多元的觀點。
面對二元,人會下意識地捍衛和對抗
會有這樣巨大的差異,主要是面對二元觀點的時候,人們會習慣性地捍衛自己的觀點,然後抨擊對立的觀點,但這樣往往無法促成有效的討論。
我在看到這個概念以後,才驚覺很多人在網路上留言的論述,都是在捍衛自己的觀點或是抨擊別人,很少有人能夠用複雜系統、光譜的角度去看事情。
就以我最近關注比較多的房地產來說,最多小白喜歡爭論的就是買房VS租房,好像這之間完全沒有模糊地帶,沒有其他可操作的空間。
但我自己其實採取的就是一種模糊地帶的策略,又租又買,如果我當初一直陷入這種二元對立的觀點,就看不到這些可能性。
社群媒體是個回音室
再來書中提到,當初網路的出現,大家以為會讓人接觸到更多元的觀點,但實際上卻是相反,特別在社群媒體出現以後,更多的時候是一直擴大同溫層,你很難接觸到其他的觀點。
看到這一段以後,我又深刻反省用社群媒體是多麽有風險的一件事情,依賴演算法推播資訊給你,其實就是把自己關進訊息繭房當中。
所以我又重新把我的RSS reader打開了,重新整理一番,把自己丟回更真實的環境中,不要被演算法給困住了。
一起擁抱複雜的世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