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怕」犯錯,比犯錯本身更可怕

昨天聽教授上課,中途的喇賽反而讓我很有感

教授說他到美國讀書的時候,上課氛圍跟台灣很不一樣,老師一問有沒有問題,台下的學生就搶著舉手,阿在台灣就完全相反,一問有沒有問題,沒有半個同學要舉手

然後研究風氣也很不一樣,美國就是你晚上洗澡想到什麼idea,隔天跟同事吃飯的時候就拿出來討論,激盪一些想法,看看什麼可行什麼不可行

台灣就是大家都把idea放在自己口袋,有種很怕被別人看見的感覺

回想自己小時候的教育環境,真的是崇尚不犯錯,而非勇於犯錯 考試要求100分,少一分打一下,漸漸的就是開始害怕犯錯

直到開始經營YT以後,才開始改變這樣的慣性模式 拍片就是要快速試錯,勇於犯錯 拍了10部失敗的影片,學到的東西會遠大於你花大把時間拍了1部成功的影片


後來我開始調整我的思考模式,過去我只會專注在「花多少心力才能達到成功」

現在我更重視「如果失敗了我能不能承受」

如果失敗後最慘的狀況我都能接受,那就值得嘗試、值得去衝


「害怕」犯錯,比犯錯本身更糟糕,因為它會讓你停在原地不敢向前,如果一個嬰兒害怕跌倒,那他還學得會走路嗎?

勇敢的向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