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完《深度職場力》後,我對「追逐熱情」的3個反思

定義好什麼是熱情

上一篇文章提到⟪深度職場力⟫這本書不建議追隨熱情,我自己則有不同的想法,那就是你要先定義好熱情,以及用正確的方式來追逐

▌1. 熱情要定義好


⟪深度職場力⟫書中對熱情的描述,我覺得比較像「興趣」和「喜好」

書中對工作的熱情,指的是「工作要能帶給你東西」,讓你很享受、樂在其中的感覺,是一種「受」的概念

但我對熱情的認知,比較偏向「給予」、「產出」、「奉獻」,一種「施」的概念

  • 吃美食是興趣,寫美食評論才是熱情
  • 旅行是興趣,寫遊記才是熱情
  • 打電動是興趣,經營遊戲YT頻道才是熱情

你可以發現前者都是單純「享受」,後者除了享受,重要的是還要有「產出」

你要願意產出,那個才叫做熱情

▌2. 有熱情很好,但市場要買單


熱情當然很重要 ,但是市場要買單更重要

書裡面提到兩個追逐熱情失敗的例子,看完後覺得很感慨,因為身邊真的看過不少這樣的例子,說想要經營自媒體,然後弄不到一年就放棄了

我一直覺得,市場要願意買單才是真的硬實力,如果你把你的內容標上價格,別人就不想付錢,那絕對不是市場的問題,就只是你的東西不夠好,或是市場沒這個需求罷了

所以就算你有滿滿的熱情,但市場沒有人要買單,終究是沒有什麼用的,就是自爽而已

▌3. 寧願只有小成功,也不要大失敗


追逐熱情絕對要留後路、要輸得起。

媒體很愛報導一些丟下工作跑去追逐熱情創業的故事,例如「工程師捨百萬年薪,改開雞排店創業」

小時候不懂事,覺得這樣超酷,長大後就發現這個根本職涯自殺

開雞排店,你有把握炸得比別人好吃嗎?雞排成本有辦法壓低嗎?要加盟還是要自創品牌?店要開在哪裡?電租多少?請多少員工?庫存要抓多少?損益平衡點在哪裡?(一天賣幾片雞排才不會賠錢?)

如果有人什麼都沒想清楚就去開店,能活下來,不過就是剛好賽到而已

真正聰明的人會怎麼做?

先自己在家炸炸看雞排,請家人同事喜愛吃吃看,如果大家都說好吃,那就搞一台二手的餐車,先去找假日市集賣賣看,賣得好的話,多擺幾個市集,弄個粉專之類的,累積一些死忠客戶,最後人多人了,有確定自己的雞排是真的好吃,才真的去找一個月租的攤位做

每次都是小幅度實驗,有好的結果才擴大實驗,沒有好的結果就嘗試調整配方

寧願每次的成功都只有小成功,也不要一失敗就是大失敗變一敗塗地

因為只要一次大失敗,你就有可能倒地不起,再也爬不起來了

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以上就是我對熱情的看法,熱情很重要,就像汽車裡頭要有汽油才能發動前進,但空有熱情是沒有用的,你還要用對方法

就像你的車子裝滿了油,但你不會開車或亂開車的話,終究是到不了目的地的

另外我也寫了一篇完整的心得文在這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