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間美感練習
要把一個空間佈置好,需要考量的細節真的很多

新房子終於佈置好準備要出租了,真的是有種要嫁女兒的感覺。
回顧一年多前拿到平面圖的時候就開始一直模擬,到現在真的弄出心中想要的樣子,是真的蠻有成就感的。
以下這篇文章想來回顧和記錄一下整個過程。
平面圖
首先來看一下建商給的平面和家具配置模擬圖:
其實真的預算允許的話,真的不會想要再買預售屋,這張圖上的數字,一開始建商完全不會給你。
這張圖還算是畫得準的了,可以用坪數去回推,如果畫的不準,你真的要等到驗屋的時候才有辦法知道尺寸。
而且更頭痛的是梁的位置不會標出來,還有廚房排風管有的建商會亂走,真的很扯。這家還算有良心,廚房旁邊就是工作陽台,排風管直接穿過牆壁,室內不會看到。
空間規劃
1.最棒的角落
我覺得空間佈置很困難的點,就在於你要到現場,實際去跟空間互動,才會有想法跑出來,才會知道要怎麼做,你很難在電腦裡面用想像的就想出來。
而我覺得最難想像出來的,就是通風和光線。
第一次驗屋的時候,我就知道這間房子最棒的角落就是平面圖上左下角那個位置,也就是陽台和模擬成客廳的那個空間。
驗屋的時候其實大部分時間都很無聊,我就跑到陽台上吹吹風,剛好下午的時候太陽照過來,非常的舒服。


但有一個尷尬的地方是,這個空間的寬實在是太小了,如果真的按照家配圖那樣規畫成客廳,視線會非常的壓迫。

其實這個空間也是可以規劃成書房,但覺得當作書房的話又覺得整間房子太沉悶,後來靈機一動,決定讓這個空間變成迷你的餐廳。
放一張雙人餐桌,對坐的話其實視線不會很壓迫,因為一個人可以望向窗外,一個人可以看室內的大空間。
然後這個狹長的空間,擺上餐邊櫃和雙人餐桌以後,走道還是足夠寬敞,不會感到擁擠。
決定這個空間要作為餐廳以後,我就想說一定要來一盞吊燈,因為餐桌上可以有一顆吊燈真的是很夢幻的事情,從小到大,家裡用餐的餐桌不是日光燈就是一般的吸頂燈,就是少了那種溫馨的氛圍感。所以現在可以自己規劃餐廳,當然要來個餐吊燈。

如果不考量成本的話,當然就是來一盞Louis Poulsen的PH5,不過這間房子是要出租用的,還是要控制一下預算。
本來有到IKEA看一些吊燈,其實IKEA的款式算多,價格也都蠻實惠的,但缺點就是他不會幫你裝,你要自己裝或找師傅來裝。後來我覺得蠻煩,就在華燈市做全室燈光規劃的時候當場找了一顆安德內斯幾何三角吊燈,剛好它的直徑是35cm,正好是我要的尺寸。

實際裝起來的感覺比在門市和官網上的還要好看,因為光會從燈罩的細縫透出來打在牆壁上形成特別的紋路,讓牆面看起來不會太過單調。
師傅聽到就一臉不可置信的說:「這太低了啦,走路會撞到」、「這樣起身夾菜一定會撞到」吧啦吧啦的
我就說:「不管,就是吊那麽低」
還好我有堅持,不然我的吊燈就要跟官網的圖一樣飛在天上,美感盡失了。
其實餐吊燈的下方因為有放餐桌擋著,所以正常行走是不會撞到的,然後雙人餐桌而以,根本不需要站起來夾菜好嗎?我很清楚我的規劃
燈也搞定了,再來就餐桌和餐椅的款式選擇。
因為這個落地窗是客廳採光的來源,餐桌和餐椅的選用上儘量使用量體比較輕,比較有穿透感的款式。
但是又不能太輕太細,會產生廉價、隨便的感覺,所以最後選的是帶有一點鄉村風的HAUGA餐桌和類溫莎椅的SKOGSTA餐椅,溫莎椅那一根根木條排出來的椅背剛好可以做出穿透感。


再來是餐邊櫃,我一直覺得完整的用餐空間除了餐桌椅+餐吊燈以外,就是要加上餐邊櫃。
除了實用考量的可以隨手拿取餐具之外,另外一個功能就是美觀。除了櫃體本身,櫃子的檯面是絕佳的展示空間,所以在做燈光的時候就設計好用投射燈照向櫃子的檯面。
餐邊櫃也是在IKEA看了很多款式,最後選擇同樣有鄉村風格的SKRUVBY收納櫃,它的木頭頂板和白色櫃體剛好和餐桌椅有搭到。

窗簾的話,是選擇比較有輕盈感的紗簾,可以保有一定的隱私,但又讓光線可以透的進來,減少對採光的影響。
第一次晚上把紗簾拉起來,那個感覺真的有浪漫到。
餐桌也有實際使用過,雙人餐桌吃大菜是有點困難,但是是個輕食、便當等等,空間是非常足夠的。
2.臥室
第二個頭大的空間就是臥室,因爲真的很小,要擺成像是建商給的配置圖其實是有點困難的。
最後還是很極限的操作下,放了雙人床、化妝台和椅子、大衣櫃,盡量把功能性給提升,空間感就留給客廳就好了,房間就不奢求了。

裝飾
接下來是裝飾的部分,裝飾大概就幾招:綠植、畫、雜誌。以下分享一些空間的佈置想法:
1.客廳沙發
我覺得客廳沙發最困難的就是抱枕的擺放,一開始我在IKEA官網看了幾個抱枕,下單後擺起來卻是長這樣:

怎麼看就是怎麼怪,應該說沙發布套的顏色比我預想的還要淺色,然後抱枕套的顏色又比我預想的還要深色,變成顏色的對比太過強烈,有種頭重腳輕的感覺。
後來我又去逛了HOLA,實際在店裡面抓了一些抱枕試擺,終於弄出一個自己比較滿意的版本:

這個版本的抱枕彩度和沙發比較一致,然後透過不同的布面紋路去做出層次的堆疊,質感上比第一個版本好很多。
2.廚房檯面

廚房檯面的佈置方法,我也是看過很多,但我覺得最有儀式感的,大概就是擺上一瓶Aesop的洗手乳了。
我是也有考慮過要擺茶籽堂的洗手乳,但仔細研究一下,品牌度還是差太多了,所以直接上Aesop,而且其實跟茶籽堂也只差幾百塊而已。
然後這兩個牌子的洗手乳我自己都有用過,確實Aesop洗起來的感覺還是比較好一些,比較潤滑保濕,茶籽堂都有有一種「茶茶的」、咬手的感覺。
3.鞋櫃檯面

鞋櫃檯面其實沒有下太多功夫,就是很基本的三角構圖,然後使用「平面」、「直立」、「立體」這三種東西去做出層次。
比較意外的是我原本鑰匙盤找的是金屬鑰匙盤,但後來還是覺得用木頭的會比較和諧,所以又改用木頭的。
4.裝飾畫
再來一個讓我很頭痛的,就是要找裝飾的畫作。
仔細找起來,我才發現畫作的搭配真的很難,你隨便找一個世界名畫,其實是很難和空間配上的。
之前看某個YouTuber說畫作搭配就配抽象畫就好了,但是實際上抽象畫也很多種,不同畫作又會有不同氛圍,不能隨便亂配。
這邊分享一下我在配畫作的一些想法:
a.玄關鞋櫃
我在玄關櫃上配的是由Noa Noon Gammelgaard所創作的Hommage à la Lumière,這是從The poster club上所找到的一幅畫

會選這幅畫的原因,是因為它畫面中呈現的大面積活潑黃色的色塊,可以給人一種明亮有趣的感覺,這是我想在玄關鞋櫃處營造的氛圍,想要讓人一進來就有種:「矮油 酷喔!」的氛圍。
b.餐邊櫃

餐邊櫃的畫作,我試了很多版本,最後是選了一幅在Etsy買的電子畫作,自己找影印店印出來。
這幅是淺米色的線條抽象畫作,比較不搶眼,就是很單純的裝飾性畫作,因為我餐桌上已經擺一束黃色花束了,如果畫作又用得很搶眼,畫面會整個太喧鬧。
c.臥室

再來是化妝台面上的那幅Carissa Potter的Stay Close,一樣是The poster Club上的畫作。
這一幅應該是我這間房子裡面覺得搭配的最好的畫,因為臥室的氛圍就是要溫暖和放鬆,這幅畫完全可以呈現出那個意境,然後手繪的線條比抽象畫還更有溫度。
本來畫作是想要掛在床頭的牆上,但多少會產生壓迫感,所以還是就擺在桌面上了。
總結
以上就是分享這次佈置的一些歷程,其實還是有很多可以改進的地方,就等之後的文章再來回顧了,以下為房間的簡單影片,做個紀錄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