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煮白米飯都不會到煮出四菜一湯的心路歷程

自炊的坑也是蠻大的,但真的很有趣

從煮白米飯都不會到煮出四菜一湯的心路歷程
Photo by Chinh Le Duc / Unsplash

前一篇文章是在講自己煮的優點,這篇想來分享一下這兩年的心路歷程,對我來說是個蠻大的轉變,想要寫篇文章來記錄一下

Stage 1 對料理一竅不通


結婚後和太太同住,我們也開始要面對吃飯這個問題,住在一起的前幾個月,我們晚餐都是吃外食,可能吃住處附近的小吃店、餐廳,然後偶爾會進市區吃好料的。

但因為住處附近的餐廳實在是太少,造成我們很快就吃膩了,畢竟之前一個人住的時候,可以天天吃麥當勞,但是兩個人一起住,就不能這樣隨興亂吃了。

因為一開始住在大套房,房間裡面沒有廚房,只能用電鍋和電磁爐做簡易的料理,於是太太就開始煮簡易的湯麵料理,但因為廚具真的有限,很快我就吃膩了,然後還跟太太起了爭執。

後來太太說「不然你自己來煮煮看,或是想想看要煮什麼」。

我一口答應,但答應以後才發現,我腦袋裡真的是一片空白,我完全不知道要怎麼組合食材、烹調、調味成一道料理。

但因為答應太太了,我還是要去做到。

另外也是想說,都買了貴桑桑的德國三叉牌(WÜSTHOF)刀具組,自己不一起來用的話也太可惜了吧!


Stage2 照著食譜、影片做,但還是各種翻車


因為什麼都不會,所以我就到醫院的圖書館去借食譜書來看,意外發現醫院裡還蠻多食譜書的,從速簡食譜到困難食譜都有。然後我也自己買了幾本食譜書,像是《一鍋到底亂亂煮》、《好吃必學的102道地中海料理 》等等。

我還記得我第一個煮的料理叫做「加料韓式泡麵」,超簡單,就是把肉片、蛋、青菜先炒一炒在加到泡麵裡面,雖然很簡單很廢,但是對我這個料理小白來說真的超有成就感。

加料韓式泡麵

然後我第二個嘗試的是「薑燒豬肉」,是一道日式口味的料理,然後為了煮完肉要可以配飯吃,我跟太太就去逛大賣場買了電鍋。想一想也是蠻好笑的,結婚住一起那麼久才想說要來買電鍋煮飯。

非常下飯的薑燒豬肉

第二道料理也是大成功,然後我就有點信心爆棚,想說要來挑戰地中海料理,太太看到我用也很有興趣一起加入,我們兩個人從五點半開始用,準備了三道料理,用到八點才結束,結果三道料理都很難吃!! 整個大翻車。

失敗的季節鮮豆沙拉,調味比例超怪

我們兩個人就很累得在沙發上吃著難吃的食物,真的是新手的好運用完,踢到大鐵板了


從那次經驗以後,我在嘗試新料理就會比較小心,而且絕對不要一餐嘗試兩種以上的新料理,翻車機率會大幅增加。

雖然這樣,在做新料理的時候還是各種翻車,像是主廚刀切到手、食材沒煮熟、味道很怪、燒焦等等。

後來我都預設第一次料理基本上都是實驗性質,實驗後要覆盤,第二次才有可能成功。不過也是有運氣後第一次就成功的。


吃鐵板燒順便偷學幾招


在料理初期,讓我最困惱的就是肉沒煮熟,因為我對肉類要加熱多久完全沒有概念。

後來我跟太太去吃hot7鐵板燒的時候,就看著鐵板燒師傅怎麼煮肉,然後直接按馬錶計時,精準計算時間。後來就學到兩個基本的加熱時間:

🍳
煎鮭魚排
一面煎4分鐘後,翻面周圍加水加蓋再煎4分鐘

煎雞腿排
一面煎8分鐘後,翻面周圍加水加蓋再煎8分鐘
煎雞排
煎鮭魚

學到這兩招以後,後續煮起來真的是成功率逼近100%,而且這兩道鐵板料理在家也是很簡易就可以做,食材全聯就買得到,簡單處理後平底鍋煎一煎很快就可以出餐。

煎鮭魚+炒青菜+毛豆+菇菇炊飯+冰紅茶

像上圖這樣,大概簡單的煮一煮,和太太兩個人就能吃得很開心


Stage3 緩步拓展自己的料理廣度


在料理達到一定的穩定度和成功率以後,我就開始逐漸拓展自己的料理廣度,從本來的只會炒青菜、煎肉排,到後來增加湯料理、增加基本的中式料理、日式料理等等,少部分西式料理等等。

這段時間除了食譜書,一些YT上的料理頻道就是我學習的好幫手,像是詹姆士Chris餐桌蘿潔塔廚房MASA瑄瑄阿嬤等等。

其中我覺得最大的改變就是買了Staub的鑄鐵鍋,因為用了鑄鐵鍋以後真的比較方便做一些要先炒過再煮湯的料理,像是麻油雞、咖哩等等。

本來只買了24cm的圓鍋,但因為實在是太好用,又先後購入20圓鍋、26cm煎鍋和28cm淺燉鍋。

第一顆Staub鍋子,24cm檸檬黃圓鍋,真的好美

Staub的鑄鐵鍋在momo上價格看起來很可怕,動輒破萬,但其實每一個兩個月都會有檔期可以用優惠價入手,最猛可以用原價5-6折的價格購入,所以有想要買的真的要有耐心,等優惠的時候再入手。可以加入Staub社團,會有網友分享最新的優惠消息。

Stabu 24cm湯鍋/檸檬黃/法式火上湯
Stabu 20cm湯鍋/松露白/無水番茄咖哩
Staub 26cm煎鍋/櫻桃紅/三杯雞
Staub 28cm/松露白/麻油雞

後來我還買了Chris在知識衛星上面開的料理課程,確實又學到了更多料理的基礎知識,也學到更細膩處理食材和烹飪的關鍵。

雖然說我學的速度慢慢的,但可以感受到自己的進步真的很好,而且餐桌上一直有新的菜色出來,家人也很滿意。


Stage4 拷貝餐廳菜色

到了最近我覺得最有趣的,就是去拷貝餐廳的菜色。

過去到餐廳吃飯,大概就是專注在好吃不好吃,但是現在除了感受到好不好吃,還會去想說有沒有辦法在自家廚房復刻出來。

像是去開飯川食堂就復刻了「鮮甜海陸排骨湯」和「山藥蛤蜊蒜雞湯」,去時時香也復刻改良了「蛤蜊冬瓜湯

近期的得意之作就是復刻了汕頭火鍋,湯頭喝下去的那一刻,扁魚的鮮味和蔬菜的甜味同時迸發,真的是太完美了

汕頭火鍋

番外篇:與孩子的一條龍餐桌


一年多前孩子出生,六個月大的時候就要開始吃副食品了,我和太太一開始真的很頭痛,煩惱到底要弄什麼給小孩吃,還好後來看黃瑽寧的YT推薦《林姓主婦的家務事4:一條龍餐桌,從家庭料理到副食品》,對於平常有在開伙的我們來說真的是輕鬆上手。

看著孩子從一開始的軟爛食物,到後面開心的啃玉米。從一開始什麼都吃、到後面會選擇好吃的吃,但又會把好吃的食物通通吃關光光,身為主要煮飯的人其實還開心的。

現在孩子一歲半,喝完湯還會說個:「啊~」,真的是情緒價值給好給滿~

喝湯喝到臉都埋進去的孩子

期待之後自己的廚藝更加精進,做出更多好吃的料理和家人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