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不該追隨熱情? 我從《深度職場力》學到的3個觀念
在工作中追逐熱情不只是個糟糕的建議,還是個危險的建議
暢銷書作者卡爾.紐波特在《深度職場力》這本書中指出:「在工作中追逐熱情不只是個糟糕的建議,還是個危險的建議」!
以下分享書中的論點:
▌理由1:熱情很罕見,初期根本找不到
很少人是一畢業就能找到志向的。
作者引述了一份加拿大的研究,這份研究去調查了539位大學生,去問問看他們有沒有熱情,調查發現84%的大學生表示自己有熱情,但仔細分析,發現其中只有4%是跟工作相關的熱情,其他96%其實都是興趣和嗜好,根本不能算是熱情。
84%乘上4%等於只有3.36%的大學生有熱情,這數量相當的稀少。
▌理由2:「追隨熱情」其實很危險
「如果找到自己的熱情,接著找到符合熱情的工作,工作起來就會快樂無比」 這個就是熱情假設。
但作者提醒,如果你認同這樣的思維,反而會讓你在工作上更不開心,因為當你遇到工作上的阻力或障礙時,你會想說:「啊!一定是我沒有做到真正有熱情的工作,所以才會有這些阻礙」。
接下來你可能就會陷入「探索熱情」→「換工作」→「工作不順」→「探索熱情」的無限迴圈之中
但如果是自己打造一份有熱情的工作呢?
這依然是個危險的策略
▌理由3:在市場上,你的價值取決於你有多少技能,而非多少熱情
為什麼追隨自己的熱情,自己去開創工作依然是個糟糕的選擇?書中的兩個故事非常值得分享:
第一個是38歲的廣告行銷上班族,只上了一個月的瑜珈訓練課程,就決定辭職創業教瑜伽的,最後因為經濟不景氣,失敗收場
第二個是25歲,受夠為老闆賣命的上班族,決定辭職,全職經營部落格的部落客
部落格每週發個幾篇文章,只持續了三個月,結果一毛錢都沒賺到,然後就停更宣告失敗了
部落格每週發個幾篇文章,只持續了三個月,結果一毛錢都沒賺到,然後就停更宣告失敗了
以上這兩個故事的主角,很明顯的都有「追隨熱情」,但也很明顯的,他們都失敗了。
失敗的原因也很簡單,就是他們的技能明顯不足,還沒強到能在市場有一席之地。
以上就是簡單分享《深度職場力》中不建議追隨熱情的原因,你認同嗎? 歡迎留言和我分享
另外我也寫了一篇完整的心得文在這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