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感,再提升
把風格丟掉吧
雖然說房子已經順利租出去兩週了,但這幾天多多少少還是會去想,重新佈置的話,到底有沒有辦法佈置的更好看一點。
再加上之前和包租代管業者洽談的時候,業者有提到說空的那個房間還有沒有要擺床鋪,讓我又重新思考未來拿回來後,空房間可能還是要補齊。
但以我目前的能力,我還真的不知道要怎麼擺的更好看...
貴桑桑的軟裝課
我是有稍微Google一下網路上的軟裝課程,發現真的都不便宜,比較公道的是兩天實作課程20000元,然後比較誇張的是線上課程就要賣45000元,真的很誇張。
當然他們的課程目標是說你上完課以後就可以去接案賺錢。或許從接案賺錢的角度來看,這樣還可以接受,但是以自用的角度來看,真的就太貴了。
對於風格的反思
再來是我看有的課程,會用「風格」去定義空間,例如說要做北歐風、中古風、日式風、現代風,扒拉扒拉的風格。
我參加了一場課程說明會,下載了說明會贈送的風格套版,看完以後其實有點失望,覺得說只是在教說某某風格會有什麼元素,但卻沒有說這些元素之間到底要則麼搭配,到底背後的邏輯是什麼。
英語市場資源真的多很多
後來我還是選擇去買英文的線上課程來學,找的是一位在澳洲半路出家的Reynard Lowell室內軟裝設計師的課程。會想買他的課程主要是之前看他YouTube影片上介紹他如何把一間公寓佈置好的影片:
然後他這一系列的house to home makeover影片真的都很厲害。再來是課程價錢也不高,幾千塊就搞定了。
Trendy = Outdated
上了線上課程的內容以後,真的對我美感的提升幫助很大。其中我很喜歡的一個概念就是「Trendy=Outdated」,你當下看起來很流行的東西,過幾年以後看起來就會是很過時的。
像我自身體驗最明顯的就是工業風,我記得我剛上大學的時候超愛工業風的,會覺得那種充滿大量黑色鐵件的空間很美。但是現在回去看,就會覺得有點過氣了,特別是去住民宿的時候如果還遇到是工業風裝潢的房間,就會覺得是有點年代感。而現在流行的奶茶風,我相信過幾年後回頭看一定也會覺得很過時。
我想這也是為什麽我會討厭用風格為出發點去佈置空間的原因,因為那些主打某某風格的房間,看起來真的太過強烈了,你可感受到確實現在就是流行這個風格,但如果不流行了呢?看起來就會變得很過時很突兀。
建立自己的風格
Lowell的課裡面,我覺得有一個很棒的練習就是去大量搜集你喜歡的室內空間的圖片,然後去觀察,自己到底是喜歡哪些「元素」。
注意是「元素」,而不是「風格」,因為元素之間可以互相組和搭配,但風格卻有可能互相衝突。
我自己整理了一下,真的挖出蠻多東西的,像是:
整理出這些東西以後,就可當作是自己的風格參考本,當你欠缺靈感的時候,就可以從這些元素去下手。
把錢花在視覺焦點上
再來我學到的一個重點就是要把錢花在空間的視覺焦點上。
例如說客廳裡面可能主人椅會是視覺焦點,那就值得花多一點錢買一張高品質耐看有設計感的主人椅。
這一點真的是我以前不知道的技巧,我過去就會想說都不要用太差就好了,但沒想到其實只要把視覺焦點的物件品質拉高,整體空間就可以大幅度的提升。
做好冷暖平衡
再來我新學到的技巧是冷暖平衡,一個空間裡面,冷和暖最好呈現80/20或是20/80的比例,這樣可以讓空間呈現中性的感覺,不會過冷也不會過暖。
我過去常犯的錯誤,就是一直塞暖色的物件進去,變成整體空間太過溫暖,就會顯的單調
練習模擬
下圖是我在運用新技巧後,試著組一個新的moodboard,然後請chatGPT模擬實際的樣子給我看的圖,還蠻滿意的:

整個設計下來的,貴的就是那幅畫和VP9桌燈,其它都是網購或ikea就可以輕鬆搞定的物件,但因為貴的東西是放在視覺焦點上,整體空間質感就會提升很多。
期待之後再來下場佈置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