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人網站就跟在自己家一樣舒服
今天是我搬到Ghost上的第一天,但這一篇已經是我今天發的第三篇文章了!!
社群媒體就是一場Show,讓人不自在
我算是蠻喜歡寫作的人,從小學就開始寫日記,然後在當替代役的時候,很積極的在寫Blogger和Medium,寫作本身真的還蠻快樂的。
但是在facebook上,我寫的就不是很自在,就是有一種彆扭感。
那就很像你進到一個派對,你發現每個人都在跳街舞,但你只會彈吉他,那怎麼辦?沒辦法,就只能很彆扭的硬是跟別人尬舞。
在facebook上,很難放下心來寫作,光是打開那個發文小方框,壓力就變得很大,因為你知道很多人會看,最重要的是那些和你稍微認識,但根本跟你不熟的人會看,這種感覺就很討厭。
思考就是思考,不應該受到侷限
我很喜歡Ghost上的寫作氛圍,讓你可以專注在寫作上面,不用去想後面那麽多的事情,不用煩惱有沒有人看,不用怕有酸民跑來嗆你。
我很喜歡Wiwi提到他對留言區的看法:
社群媒體這種允許任何人直接回應的設計,對創作者的心理健康是有害的。你不覺得這就像是把每個人的客廳大門都強制打開,然後讓任何路過的人都能衝進來大聲插嘴的感覺?
我超級有感的,很多時候用心的創作,被人家隨便留言嗆一句,那種感覺就像是你在家辛苦拼了一整天的樂高模型,然後突然一個陌生人衝進來在模型上拉了一坨屎一樣。
你用心的創作全毀了,本來開心的心情全毀了,然後你會看著那坨屎發怒,恨不得把那個人抓出來毒打一頓,偏偏在網路上,你根本找不到這個人。
不用擔心流量蟑螂
我第一次遇到流量蟑螂,是我在threads上寫文章的時候,那個時候我寫了一篇「追求效率就別再逛書店」的文章,在thread上好幾百的轉發,罵聲一篇。
然後最讓我看不下去的,就是一群流量蟑螂,一些專注在發對立話題的帳號,就特別轉發這篇文,然後寫得非常難聽,或是自己寫了一篇辭藻華美的文章,來顯示自己很高尚。
當下真的超級不爽,我自己去逛書店,自己體驗到、洞察到的體悟,不是這樣讓你們這些流量蟑螂白白消費的,你們真的對這個議題很有專研、很有洞見,那就自己發一篇文來引起別人討論嘛,隨便消費別人真的很不厚道。
從那次之後,變成我在thread上寫文章都要很小心,都要溫良恭儉讓,以免落人口舌。
後來想想,真的還是在自己的網站寫作才是爽
思考的更完整一點
雖然我目前網站的設計是,把以前想發在facebook上、thread上的這種小品短文發在「串文」的tag上,但實際上我在寫作的時候,我寫得比在facebook和thread上的多很多。
因為facebook和thread本來就不適合發布長文,這也意味著,你的思考會受到侷限,你會想得不夠完整。
但在部落格,可能是排版吧,習慣性就是會想要寫得長一點,想得多一點,我覺得這一點對自己的寫作長期下來一定會有幫助。
至於能寫多久呢?就試試看囉!